科研进展
  • 华南植物园发现植物资源输入可快速改变热带森林土壤溶解性有机质组成
       土壤溶解性有机质(DOM) 是土壤有机质中最为活跃且能被生物可利用的组分,在土壤有机碳(SOC)积累及其稳定性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植物资源输入改变将会影响到土壤有机质动态,但目前尚不清楚植物资源输入如何影响热带森林土壤DOM组成及其与SOC吸附的关系。    基于在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热带原始林建立的植物资源输入改变试验研究平台,华南植物园氮素生物地球化学研究团队(PI:鲁显楷)结合多种实验手段探讨了土壤DOM的数量、光学性质和分子水平特征等对植物资源输入改变的响应。研究表明,植物资源输入改变在短期内(处理8个月后)就能显著改变DOM的光学性质,其中影响最为显著的为腐殖质指数(humification index)和三种指示不同有机质来源的荧光组分(fluorescent components)。在凋落物去除和植物资源输入整体去除的处理样方中,O/C比、等效双键数(double-bond equivalent)、芳香指数(aromaticity index)和富含羧酸的脂环分子化合物(proportion of carboxyl-rich alicyclic molecules)均显著增加,而可被生物利用(H/C比>1.5)的DOM组分的百分比显著下降。此外,与对照相比,木质素和单宁等顽固性组分的百分比在这两种处理中增加超过20%以上。本研究对深入探讨植物资源输入改变条件下土壤DOM动力学与有机碳吸附的关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研究结果已近期发表在国际经典学术期刊Geoderma(IF5-year= 6.7)上。华南植物园为第一和通讯作者单位,鲁显楷研究员为通讯作者,已出站博士后牛国祥(现为庐山植物园副研究员)第一作者,其他共同作者包括华南植物园的禤映雪、毛庆功与陈伟斌博士,以及南方科技大学的王俊坚研究员等。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资助。文献链接:https://doi.org/10.1016/j.geoderma.2024.117047图1. 植物资源输入对热带原始林森林土壤DOM光谱性质(左)和不同功能组分相对丰度(右)的影响。图2. 植物资源输入对热带原始林森林土壤DOM光谱性质(上图)和不同功能组分相对丰度(下图)的影响。
    2024-10-09
  • 深圳先进院论文被国际引用次数连续两年全国科研机构第一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2024世界看中国——中国科技论文国际影响力分析报告》。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论文被国际引用占比和被国际引用次数已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科研机构榜首。此外,深圳先进院2023年被国际引用的论文篇数也跃升至国内科研机构第一,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近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2024世界看中国——中国科技论文国际影响力分析报告》。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论文被国际引用占比和被国际引用次数已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科研机构榜首。此外,深圳先进院2023年被国际引用的论文篇数也跃升至国内科研机构第一,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2024世界看中国——中国科技论文国际影响力分析报告》部分内容摘选据了解,该报告以中国科技论文为研究对象。报告中的科技论文依据每篇论文的第一作者第一机构确定每篇论文的所属国家。采用被引篇数、被国际引用篇数、被国际引用占比、国际引用次数、篇均国际引用次数共5个指标进行分析。中国国际科技论文被国际科技论文引用,可以反映中国科技创新的国际影响力。该报告分别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机构三个类别进行对比分析,其中,深圳先进院2023年被国际引用论文数为180篇、被国际引用论文数占比57.69%,被国际引用405次、被国际引用次数占比36.95%,多项指标位列中国科研机构榜首。这表明,深圳先进院2023年所发表的科技论文较多数被国际同行关注和引用,具有较强的国际影响力。作为科技部直属的科技信息研究机构,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自1987年以来,一直承担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工作,统计和分析研究成果被科技管理部门和学术界广泛关注和应用。当今世界,国际科技合作已成为不可逆转的重要趋势。深圳先进院自建院以来十分重视国际合作,已与全球5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9项科研合作与交流项目。2023年,深圳先进院成功获批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开放创新试点(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一家),通过分步骤、有层次、多节点地搭建交叉学科前沿国际合作网络,树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合作标杆,助力抢占科技制高点。<!--!doctype-->
    2024-10-09
  • 2023年土耳其双重地震不同破裂过程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王志研究员及其合作者,在2023年土耳其双重地震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期刊上,研究员王志为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裴顺平和博士伏毅为论文共同作者尽管大地测量和地震学观测已经揭示了土耳其双重地震破裂的初步过程和扩展模式,但东安纳托利亚断裂带深部结构变化在地震破裂过程中的作用仍然不甚明了。为了深入理解这一点,研究团队通过分析大量高质量的P波和S波走时数据,运用地震双差重定位和非线性多参数联合反演方法,得到了双重地震破裂带的高分辨率纵横波速度和泊松比结构。研究发现两次地震具有不同的诱发机制,这些机制与断裂带的显著地震结构属性变化和板块构造过程紧密相关。7.8级的第一次地震发生在死海断裂带北端,这里的岩石强度从强渐变为弱,形成了一个刚性过渡区。而7.6级的第二次地震则起始于地震孕震层的塑性带,这一区域以低地震波速度和高流体饱和度为特征,并且沿着Çardak断层延伸。研究认为,7.8级地震破裂带的显著地震结构差异主要是由于东安纳托利亚板块的弱化部分与阿拉伯板块的脆性部分之间发生了强烈的倾斜碰撞。而7.6级地震破裂带则是由于塞浦路斯板块向北俯冲和随后的拆沉引起的流体侵入,这增加了震源区的流体压力,导致了塑性变形。此外,第一次地震的发生有助于减少第二次地震断层上的剪切应力,可能会延缓第二次地震的破裂。但是,由于两个大走滑断层交汇形成的三角区域内存在双左旋走滑结构,第一次地震显著降低了东安纳托利亚板块对第二次地震断层的正应力作用,这不仅降低了断层面的有效摩擦力和增加了断层内岩石的孔隙度,还导致了应变力的下降和库仑应力的重新分布,从而有助于第二次地震的发生。这一发现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第二次地震在第一次地震之后大约9个小时才发生,即流体从深部和周边区域渗入震源区需要足够的时间来积累诱发断层失衡所需的应力。这项研究所提出的双重地震破裂模式与控制单个地震破裂的模型不同,它为减轻土耳其或欧洲潜在的地震灾害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同时,从这次地震事件中得到的经验教训也有助于重新评估中国南北地震带或全球其他具有类似地质构造地区发生灾难性地震的风险。该项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中国科学院项目的联合资助。图1 研究区板块构造、7级以上历史地震、断层和地震余震分布图。两个红星分别代表Mw 7.8级和Mw 7.6级地震位置图2 沿着双破裂带的多参数结构、走滑特征分布与双地震的结构特征和破裂过程模式图. A. 沿着双重地震破裂带深部结构、剩余重力异常和走滑特征分布图;B. 双重地震深部构造与破裂过程模式论文信息:Zhi Wang*,Yi Fu,Shunting Pei. Relationship between seismic structures and the diverse rupture processes of the 2023 Türkiye earthquake doublet.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67(9),2810–2823,2024.论文链接: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430-023-1324-y
    2024-09-30
  • 华南植物园揭示植物枝条支撑叶片面积的全球格局及其驱动因子
        植物枝条所能支撑的叶片面积(AL/AS)与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固存、群落组成以及服务功能密切相关。已有的研究表明,植物功能性状AL/AS是联结植物叶片经济学和植物水力学的重要纽带,在一定程度上对森林植物响应和适应全球气候变化起关键作用。然而,AL/AS的全球格局及其驱动因子尚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组的贺鹏程副研究员,通过测定大量的野外实地森林木本植物,并收集前人已发表文章的相关数据,建立了包含全球285个样地1137种木本植物(1612个观测值)的植物AL/AS数据库。研究发现,全球木本植物AL/AS的平均值为0.63m2 cm-2,其中热带雨林植物AL/AS最高,而沙漠植物的AL/AS最低;生长季的降水量解释了AL/AS变化的18%,土壤氮含量和有机碳含量越高,植物AL/AS越大,土壤pH则与AL/AS显著负相关,而表征植物竞争关系的植株密度解释了AL/AS变化的7%,研究中所包含的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共同解释了植物AL/AS变化的45%。此外,研究还发现植物AL/AS与森林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显著正相关,暗示了随着全球降水格局的改变,如极端降雨事件增加、生长季的持续延长,植物AL/AS的变化将显著影响全球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综上,该研究揭示了生长季的降水、土壤pH以及植物木材密度对AL/AS变异的重要贡献,以及AL/AS的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机制,为深入理解植物叶片构建和水分利用策略的地理差异奠定了基础,从而有助于建立更加可靠的全球植被功能模型。相关研究结果已近期在线发表于国际主流刊物Plant,Cell & Environment(《植物、细胞与环境》)(IF5-year=7.6)。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371641;32371575)和广东省重点实验室项目(2023B1212060046)的资助,论文链接:http://doi.org/10.1111/pce.15169图 . 不同降水条件下植物AL/AS变化的概念图。植物对水分选择的策略:耗水型植物选择生长在湿润地区,耐旱型植物则选择生长在干旱地区。生长在湿润地区的耗水型植物需要形成大的导管提高水分传输速率以维持高叶片蒸腾和固碳速率,而生长在干旱地区的耐旱型植物则选择小而密的导管减少水分消耗以增加水分运输的安全。表征植物竞争关系的植株密度也显著影响了植物的AL/AS。蓝色箭头和长柱部分分别表示水流量及导管大小。
    2024-10-01
  • 华南植物园评估中国两大滨海区域潮滩和盐沼的蓝碳储量
        滨海湿地主要由植被区和无植被覆盖的潮滩构成,是提供重要服务的关键生态系统。中国的滨海湿地作为有效的蓝碳储存库,通过有效地捕获和储存有机碳,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贡献。滨海湿地卓越的固碳能力源于其不仅能捕获生态系统内部产生的碳,还能存储来自外部环境的碳,并在厌氧条件下长期保存在沉积物中。然而,以往对蓝碳的评估主要集中在植被覆盖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储量上,往往忽视了潮滩作为蓝碳碳汇的潜力。    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海岸带生态系统过程与环境健康研究组研究人员,对中国两个代表性滨海湿地——黄河三角洲和盐城滨海湿地进行了对比评估。这项研究涵盖了不同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包括未植被覆盖的潮滩以及三种类型的盐沼湿地,分别是由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盐地碱蓬(Suaeda salsa)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所覆盖的盐沼。研究团队通过野外采样和数据整合,对比了不同滨海地区和湿地类型的有机碳储量,并对两大区域内的有机碳储量进行了评估。    结果显示,在两个研究区域内,植被覆盖的盐沼湿地单位面积上的有机碳储量明显高于未植被覆盖的潮滩。有趣的是,黄河三角洲的潮滩有机碳储量与盐城海岸的盐地碱蓬盐沼相当。研究估算出,黄河三角洲的区域有机碳储量为5.64±0.61 Tg C,而盐城滨海湿地则为9.96±1.52 Tg C。尽管滨海潮滩的单位面积有机碳储量较低,但由于其在中国沿海的广泛分布,它们成为了区域有机碳储存的主要贡献者,占到区域总储量的75%以上。该研究揭示了不同类型湿地之间有机碳储量的差异,并强调了在估算蓝碳时考虑滨海潮滩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像中国这样拥有广泛分布潮滩的国家而言。    上述研究成果近期已在线发表在国际地学专业期刊Palaeogeography,Palaeoclimatology,Palaeoecology (《古地理学 古气候学 古生态学》)上。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博士研究生周金戈为论文的第一作者,研究组长、小良站站长王法明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该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带一路”科学组织国际合作项目、中国科学院基础研究青年团队等项目的共同资助等项目的共同资助。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palaeo.2024.112509图1. 两大滨海湿地不同湿地类型单位面积土壤有机碳储量的比较图2. 两大滨海区域碳储量的估算
    2024-09-29
  • 亚热带生态所在自然恢复和耕作促进长期土壤碳固持的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
    土壤有机碳(SOC)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碳库,SOC的保存和积累是维持粮食生产和应对气候变化危机的关键。土壤碳在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的定量变化研究被认为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和全球碳循环研究中最具挑战性的问题。土壤有机碳(SOC)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碳库,SOC的保存和积累是维持粮食生产和应对气候变化危机的关键。土壤碳在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的定量变化研究被认为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和全球碳循环研究中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农田生态中心研究人员依托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长期定位试验(1995年-),研究发现24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过程中,早期(农田<15年,自然恢复<10年)活性有机碳(LOC)显著下降,而稳定性有机碳(SSOC)显著增加,SOC整体变化不大;随后SOC、LOC和SSOC均呈现增长趋势,SSOC对SOC的增长起主导作用。自然恢复和农田土壤微生物残体碳对SOC的贡献比例较大,但两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差异不显著。与农田相比,自然恢复土壤中较高的SOC含量归因于植物来源碳对SOC的贡献。优势菌群和土壤氮含量是调节农田和自然恢复土壤微生物源和植物源碳的主要生物和非生物因子。本研究在同一田块尺度揭示SOC时间变化规律及微生物调控机制,强调了植物和微生物来源碳对长期SOC固持的协同作用,提升了对亚热带红壤碳循环特征的认识,并为全球基于自然的气候解决方案提供科学依据。该项研究近期以题为Differential contribution of microbial and plant-derived organic matter to soil organic carbon sequestration over two decades of natural revegetation and cropping发表在土壤学领域一区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该研究得到了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和国家重点研发等项目的共同资助。论文链接农田和自然恢复土壤有机碳时间演替及来源分析概念图
    2024-09-29
  • 广州地化所席佳鑫、杨宜坪等-JGR-SE:黑云母结构环带记录岩浆演化历史
    在过去的数百年间,人们普遍相信“岩浆房”存在于在火山地壳的内部,如仓库一般储藏着大规模处于熔融状态的岩浆。但从本世纪初以来,随着人们对火山过程和岩浆活动的理解不断加深,该传统理论逐渐被一个新的模型所替代,即:跨地壳的岩浆系统主要由晶粥主导;火山是一个由晶粥组成的、垂直扩展且不稳定的系统,而熔融物质仅存在于整个岩浆系统的最顶部。该模型的提出基于对大量现存火山的物理化学、岩石学、火山学研究以及地质观察,但对该模型的进一步研究和验证遇到了许多问题,例如现代地球物理成像技术无法识别地壳内小规模(小于1 km)的熔融物质,而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和局域解耦现象也降低了地球化学手段在一些结晶历史复杂地区的准确性。这些问题使人们对地质过程的准确描述变得困难重重。图1:加州长谷流纹岩斑晶黑云母(Bt)的环带为精确解译火山系统的构造以及相应的岩浆演化过程,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何宏平院士团队的杨宜坪博士和席佳鑫博士研究生等,深入探究了长谷火山地区流纹岩中黑云母斑晶的结构和成分对其结晶环境的温度、压力、深度和氧逸度等条件的响应。实验表明,该地区的黑云母均具有成分环带,核心区域富含Si、Mg和K,而边缘区域则贫乏Fe、Ti和Al(图1)。通过微区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微区结构分析,发现斑晶黑云母的核心呈现有序的2M1多型结构,而边缘则显示无序特征(如图2)。结构特征说明,样品黑云母的核心生长于高温高压的平衡结晶条件下,而其外侧环带则生长于低压下快速结晶的过程中。结合地球化学数据,黑云母斑晶至少经历两阶段结晶——即核部于高温的深源岩浆储库缓慢平衡结晶,边部于浅部晶粥中在二次活化和喷发过程中快速非平衡结晶——的机制得以揭示。该研究用云母的成分和结构环带还原了长谷火山口深源岩浆由地幔和下地壳上涌至浅部地壳(以冷却的晶粥形式储存),后经历岩浆混合和再活化后快速喷发至地表的全过程。图2:透射电镜下黑云母核部(a-b)和边部(c-d)的结构差异基于上述结果,研究首次提出了火成岩深源斑晶的矿物“结构环带”。该特征可作为一种重要的、高敏感性的平衡指标和温压计,应用于重建岩浆火山系统的结构、结晶期次和环境条件中。结构环带和成分环带的有机结合,可为理解流纹岩岩浆的管道系统结构及喷发历史提供重要见解,为通过矿物学研究追溯火山演化提供新途径。图3:长谷火山口下伏岩浆通道的结构及流纹岩浆的喷发过程相关成果近期发表于国际地学权威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该项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CAS青年创新促进会、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资助、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和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基金等项目的联合资助。论文信息:Jiaxin Xi (席佳鑫),Yiping Yang* (杨宜坪),Huifang Xu (徐慧芳),Haiyang Xian (鲜海洋),Fabin Pan (潘发斌),Shan Li (李珊),Shuo Xue (薛硕),Yonghua Cao (曹永华),Jianxi Zhu (朱建喜),Hongping He (何宏平),Reconstruction of Magma Plumbing System and Regional Magmatic Processes via Chemical and Structural Zoning of Biotite in Rhyolite from Long Valley,CA.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2024,129(9).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9/2024JB029205
    2024-09-26
  • 广州地化所吴昊 白江昊等-AC:Eu同位素分析技术取得新突破
    稀土稳定同位素是新兴的非传统稳定同位素体系,有望为探索天体形成、地壳演化、稀土成矿和海洋沉积等稀土循环提供新的信息。特别是Eu稳定同位素可能是破解Eu异常与“氧化还原条件”和“晶体化学效应”之间联系的关键。然而,目前已有的Eu同位素分析技术精度仍然不够高(2SD > 0.1‰),使得Eu稳定同位素在探索上述科学上难以充分发挥其优势。针对这一技术性难题,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吴昊博士生、白江昊博士后在韦刚健研究员指导下,基于前期研发的高精度Ce-Nd-Sm同位素分析技术,继续对高精度Eu同位素展开了攻关。经过反复的试验发现,基于AG 50W-X12+TODGA树脂的联合化学分离技术,完全可以实现单一稀土元素Eu的化学提纯,特别是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将Eu从干扰元素(如钡(Ba)、钕(Nd)、钐(Sm)和钆(Gd))中分离出来,并能同时保证高回收率(99.4 ± 0.4%)和低空白(< 20pg)(图1)。此外,采用不同的岩石类型和上样量,Eu的洗脱曲线没有发生明显的漂移,证明了新方案的有效性。图1 Eu与其它稀土元素分离的淋洗曲线图2 Eu稳定同位素的外部重现性    在Eu同位素测试方面,首次将Nd内标法应用于校正质谱测量(Nu 1700 MC-ICP-MS)过程中的质量歧视效应,实现了稳定Eu同位素组成δ153/151Eu的长期外部精度优于±0.04‰ (2SD)(图2),这比现有分析方法的精度提高了2-5倍。在此基础上,测定了多种地质参考物质的Eu同位素组成,发现正长岩具有低的δ153/151Eu值(-0.14 ± 0.04‰),暗示着Eu稳定同位素是示踪岩浆演化的潜力指标。综上,新建立的高精度Eu同位素分析技术将极大推动Eu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发展。图3 地质参考物质的稳定Eu同位素组成图4     封面论文相关成果发表在分析化学领域顶级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Nature Index)上,并入选了封面论文(图4)。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博新计划、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博士后面上项目和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基金项目等联合资助。论文信息:Wu H(吴 昊).,Bai J. H(白江昊)*.,Liang X. R(梁细荣).,Lu X. B(卢锡滨).,Deng Y. N(邓义楠).,Li M(李 明).,Ma J.L(马金龙).,Wei G.J(韦刚健). A Chromatographic Approach for High-Precision Eu Isotope Analysis. Analytical Chemistry, 2024,96,15102-15107.论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nalchem.4c03775
    2024-09-25
  • 广州健康院合作研究建立大熊猫诱导多能干细胞系
    2024年9月20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刘晶研究组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合作,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Gene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Giant Panda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的最新研究成果。2024年9月20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刘晶研究组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合作,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Gene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Giant Panda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利用重编程技术成功建立了大熊猫成纤维细胞来源的诱导多能干细胞系(iPSCs),并从多维度揭示了大熊猫iPSC独特的细胞特征,进一步讨论了大熊猫iPSCs在物种保护和疾病治疗中潜在应用价值。大熊猫作为中国特有珍稀的国宝级动物,一直以来都受到全球的高度关注。因为数量稀少,繁殖困难等原因,其种群保护和扩大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为了更好地保护大熊猫,科学家们在努力探索新的方法和技术。在此项研究中,研究团队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积累,成功将大熊猫皮肤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诱导多能干细胞。这些大熊猫iPSCs不仅能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稳定增殖传代,还能在体内和体外分化条件下,产生三个胚层各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展现出很好发育潜能。研究团队进一步对大熊猫iPSCs的转录组、表观遗传组进行了测序和解析,结果显示大熊猫iPSCs具有经典始发态干细胞的基本特征,同时具有与其他物种不同的特异基因表达模式。研究团队对大熊猫iPSCs体外维持条件进行了研究,开发了大熊猫iPSCs维持特异性培养条件,并部分揭示了大熊猫始发态干细胞多能性维持的信号调控网络。此次大熊猫多能干细胞研究的突破性进展,不仅丰富了人类对大熊猫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认识,也为未来大熊猫疾病治疗、大熊猫的繁育及扩群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首先,通过将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为特定的功能性细胞类型,可以用于治疗大熊猫的一些遗传疾病和损伤。其次,可以利用大熊猫iPSC细胞进一步在体外获取全能干细胞、原始态多能干细胞、原始生殖细胞和生殖细胞甚至类囊胚等,为大熊猫的繁育提供重要的“种子细胞”来源。此外,大熊猫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还有助于大熊猫遗传资源的存储和保藏,为未来大熊猫保护和扩群工作提供技术支撑。论文通讯作者是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刘晶、助理研究员王鲁勤和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研究员侯蓉。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刘玉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张世豪为该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本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项目的资助。论文链接大熊猫诱导多能干细胞研究模式图
    2024-09-26
  • 华南植物园赴海南开展植物引种工作
     2024年9月,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园艺中心引种保育部联合标本馆针对海南植物资源开展考察和引种工作。此次考察为期10天,足迹覆盖了儋州市、昌江黎族自治县、东方市、乐东黎族自治县、三亚市、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等地多个市县,旨在加强海南植物多样性保护与核心种质收集,支撑服务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需求和华南国家植物园种质资源库建设。图1. 引种队成员在野外采集植物 这次考察中,团队共引种植物116号109种,隶属于54科99属,鉴定率达到93%,其中近90%的种类为新增华南植物园未成功保育的物种,如红芽大戟(Knoxia sumatrensis)、牛眼睛(Capparis zeylanica)和黄花马铃苣苔(Polycarpaea corymbosa)。图2. A:红芽大戟;B:牛眼睛;C:黄花马铃苣苔 考察中还发现了多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珍稀濒危植物,占到引种数量的12%,如小叶九里香(Murraya microphylla,EN级别)、刺核藤(Pyrenacantha volubilis,EN级别)、栗豆藤(Agelaea trinervis,EN级别)、琼梅(Canthium hainanense,VU级别)、海檀木(Ximenia americana,NT级别)等。图3. A:小叶九里香;B:栗豆藤;C:刺核藤 此次引种的植物涉及种类最多的科为豆科,含11种,如耀花豆(Sarcodum scandens)、长管蝙蝠草(Christia constricta)等。其次为大戟科,含9种,如异萼木(Dimorphocalyx poilanei)、海南粗毛藤(Cnesmone hainanensis)等。图4. A:耀花豆;B:异萼木;C:海南粗毛藤 引种队在考察中特别关注了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植物,如海岸盐田中的小草海桐(Scaevola hainanensis)、滨海木蓝(Indigofera litoralis)、西沙灰毛豆(Tephrosia luzonensis)等,这些植物对于维护滨海特殊生境的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图5. A:小草海桐;B:滨海木蓝;C:西沙灰毛豆 此次海南植物考察引种不仅为华南国家植物园种质资源库提供了宝贵的种质资源,也为海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
    2024-09-25